花蓮人文講堂:追尋本來面目

日誌, 活動報導

(文:人文社會學院) 2020年10月5日,第一場「山腳下的花蓮人文講堂」系列演講,由《本來面目》紀錄片的張釗維導演揭開序幕。導演透過聖嚴法師在這80幾年的人間行旅中來傳遞「尊嚴」與「放下」的哲學觀,從初期弘法時的一籌莫展,懷抱著佛教能夠再次重回漢人心中的神聖空間,卻因經歷社會種種現實面的挫折、禁錮著當初懷抱的理想而難以放下的執念;在這漫長的行旅中,學著放下,追尋本真以達到「如是我聞」的境界。
這部紀錄片拍攝的過程,導演也開始從自身的生命經驗進行深刻的反思;在此之前,已拍了幾部紀錄片,諸如:《教改學堂》、《沖天》…等後,導演表示:自己陷入了…當真實被現世價值綁架,紀錄片有何意義?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如何平衡的矛盾、互相拉扯的危機中。

導演認為:紀錄片呈現在觀眾面前是由拍攝者(導演)與被拍攝者共同建構與交織出的影像敘事,記錄真實樣貌並透過社會資源來支持與推廣,然而,這樣的過程常常不得不、或甚至得要服膺於社會科學的批判性、政治正確,以及當代藝術的導演中心論,流於大眾文化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使得紀錄片被框架在這三者理論架構的有限範圍而難以超越。導演反思:紀錄片本應是事實證據的檢視,當觀眾都在討論著作品如何,導演以何種角度在對拍攝題材作詮釋,當導演走上頒獎紅地毯時,卻鮮少人注意到被拍攝者做為僅是傳遞事實訊息的人,是如何與之成就一部紀錄片?這樣的反思,兩者之間的糾葛背離了張釗維導演對於紀錄片的本來面目的本真,因而產生極大的矛盾與深刻的反思。

該如何再相信,紀錄片仍可走在追尋真實的道路上?該如何再相信,漢傳佛教可以在漢人心中建立神聖空間?導演因拍攝「本來面目」而開始自我的追尋之旅後,終以「即心在哪兒,所追尋的「本來面目」就在哪兒」作為詮釋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