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帖快樂處方箋 慈悲利他感受幸福

新聞影片, 活動報導


(來源:大愛新聞)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施益民」教授,同時也是癌症中心婦女腫瘤科主任。受邀來到花蓮,和 上人分享大腦中有一個慈悲利他區域,讓人在行善之後,有幸福的感覺。他也向慈大師生進行醫學專題講座,鼓勵學生多做利他行為,就能找到更多快樂處方箋。

狹小的貨櫃屋,堆滿了雜物和垃圾,這是張伯伯居住的地方,志工不忍心看到他住在這樣的環境,纏著護腰也來協助打掃。

慈濟志工 張美蘭:「我是覺得能夠幫助別人,真的是很歡喜喔 就是痛痛做啊,你不做也會痛 痛也做這樣啊。」

美國施益民教授來到精舍與 上人對談,分享國際研究大腦有一個「慈悲利他」的神經區域。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施益民:「PAG(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的地方,它就是負責慈悲利他,同情心的培養,會刺激我們很多不同的生理,跟神經生理的功能, 更加快樂 更幸福。」

而在慈濟大學,他用醫師、科學家的眼光,關注生命的學問,希望醫學生從更多角度,探討疾病的原因和治療,找到能夠更快樂的處方箋。

慈濟大學校長 劉怡均:「他除了做很好的研究之外, 他也常常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還有我們慈悲的行為, 所以我希望邀請他來我們學校,跟我們師生多互動,也是我們醫學生很好的典範。」

科學證實,起了慈悲的心念,去做利他、助人的善事,會覺得歡喜、滿足,醫者情懷,更要能夠拔苦予樂。

黃孟菁 劉泓志 林思彣 鍾江波 花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