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研究 找出緩解骨鬆中藥材

新聞影片, 活動報導, 研究成果


(來源:大愛新聞) 慈濟大學分子遺傳系和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合作,把平常民眾拿來當作寵物飼養的斑馬魚,因為全基因體已經完成定序,而且生長情況容易掌握,用來作為醫學研究的模式動物,探討疾病的變化與藥物使用的效果。

在水裡悠游的斑馬魚,原來作為觀賞用途,因為發育狀態容易理解,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用來作為醫學研究的模式動物。

慈大分遺系副教授 林明德:「斑馬魚身上所具有的基因,也有百分之八十幾,是跟哺乳類相似,很多導致人類疾病 突變的基因,我們都可以在斑馬魚上,找到同樣的基因,大量生產很多的胚胎,就可以做疾病相關的研究。」

利用全自動強化循環過濾硝化槽,每天定時清潔,換掉魚缸中百分之二十的水,多達600公升的水能循環再利用,控制光照時數及溫度,營造接近夏天繁殖季節的環境。

慈濟大學動物中心斑馬魚房助理:「我們一天餵五餐,輪流餵豐年蝦跟飼料,確定牠們營養充足,這樣子牠們繁殖得會比較好。」

以往實驗室的小白鼠,看不到體內變化,但是斑馬魚能呈現透明狀,加上螢光標記,讓特定器官能夠發光,更容易觀察身體的病理變化。

慈大分遺系副教授 林明德:「斑馬魚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牠的螢光技術,發展得非常好,透過斑馬魚特定器官,螢光強度的變化,來判別藥物的效用,進行快速的藥物篩選。」

有些類固醇藥物,具有副作用,會導致骨質疏鬆,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骨科和慈大分遺系合作,透過餵食斑馬魚藥物,找出適合的中藥材,用來緩解骨質疏鬆的症狀。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骨科主治醫師 彭成桓:「建立一個斑馬魚的骨質疏鬆模式,之後我們投予中藥,讓中藥能夠治療骨質疏鬆,在目前西藥的基礎之下,有一個更好治療的療效。」

斑馬魚模式動物的建立,因為生長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有助於提升醫學研究的效率。

何予懷 鍾江波 花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