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綠美化工作人員研習

SDG 15, SDG2, SDG4, 日誌, 活動報導

(文/照片:總務處)為了讓教職同仁更了解土壤,慈濟大學總務處舉辦一場「校園綠美化工作人員研習活動」,邀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倪禮豐助理研究員到校分享「認識土壤與肥料」。
包括庶務組、營繕組、保管組、採購組、生輔組、微免學科、後中醫學系、生命科學系的教職員,出席參與此次教育訓練研習,希望透過專家的分享,可以對土壞與肥料有更深入認識,進而運用在工作中。

土壤肥不肥、有沒有活力就要看土壤有機物中的微生物、小動物還有植物皆為土壤的有機物,土壤中有機物質數量多代表土壤肥沃,植物生長在土壤中的根需要有機質、空氣及水才能存活,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舉例,杜鵑花適合種植於酸性土壤(pH 4.5-6),因杜鵑花的根系較淺,需要溼潤的土壤和覆蓋物以防乾燥,植物方能長久健康成長,像瑞穗以北屬鹼性土壤就不利杜鵑花的生長。

而肥料是任一天然或合成的一種或多種植物成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約30%-50%的作物產量增加,是歸因於天然或無機化學合成的商業肥料。講師舉例說明:若希望培育出的植物成長方向,則該使用哪種肥料?像是氮(N)肥可以促進植物的莖和葉子的生長、磷(P)具有增進莊稼早熟及顆粒飽滿作用,可促進植物花及果實之發育、鉀(K)對動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起很大作用,可促進植物莖之生長。

講師倪禮豐助理研究員提及,花蓮農改場有免費土壤及植物營養診斷的服務,服務項目包括植物營養診斷、土壤肥力測定及施肥技術指導,以提高施肥效率,降低肥料成本,還教導了簡易的土壤採樣方法,若有需要土壤檢測的同仁可自行採樣後送花蓮改良場進行檢測。

課程中有同仁提問,慈大福田樓中庭種植一排杜鵑花為何兩側會生長得不好、甚至死亡?講師回答:植物生長需要的不只土壤肥料,還有現場環境因素,如植物日照時間、土壤排水、濕度等種種細節,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也有同仁詢問,黏土土壤要如何改善?講師表示,加入有機介質;如已發酵過之稻殼、土豆殼、蔗泊之外,也可使用芒草、牛糞、枯葉、廢棄菌包土,也可加入沙子。還有同仁問到,土壤缺鐵要如何改善?講師回覆,土壤缺鐵不易改善,可以嘗試在土壤中施用鐵肥選擇腐植酸鐵,效果更佳。課程內容生動,也極為生活化和實用,讓大家收穫良多。

現今社會普遍3C產品圍繞,不管是上班面對的電腦,或下班後接觸的手機、電視,人們已漸漸遠離大自然,希望透過此次的課程,不僅是增加同仁對園藝的常識,也能對生活周遭有所留意,種種辦公室植栽或是培養自我興趣,讓上班環境更輕鬆自在,也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