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公費生生涯規劃輔導工作坊」移師慈大舉辦

SDG17, SDG4, 日誌, 活動報導

(文/照片:醫學系)衛生福利部於105年度開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以挹注偏遠地區及五大科專科醫師人力為主要目標。為讓培育公費醫學生及早認同、適應公費醫師的職涯發展,由臺灣大學成立「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輔導計畫」,此工作坊為輔導計畫中的一環,為讓更多學生認識慈濟大學,在慈濟大學醫學系的邀約下,臺大團隊將活動移師至花蓮。
工作坊由臺大紀俊麟醫師與楊志偉醫師帶領,除了慈大醫學生,另有臺大學生參與,慈濟大學醫學院謝坤叡副院長、醫學系陳新源主任、郭昶志副主任及任職花蓮慈濟醫院許晉譯醫師(96級慈大校友)、吳盈瑩醫師(96級慈大校友)亦一起加入工作坊。

活動內容以學生熟悉的「聽診器」、「解剖學」、「引流術」、「診斷與治療」來設計,講師首先以拿起不一樣的聽診器,聽見自己未來的心跳聲開始,請大家以一個物體來介紹自己,說明自己的性格特質,接著請大家由自身的性格特質,與其他參與者的性格特質連結延伸,讓大家了解自己與彼此。在「解剖學」中,講者接著請大家剖析自身覺得在現階段所受到的限制或自己覺得公費制度所造成的限制,參與者提出選科、選訓練地點、服務地點偏遠、公費服務完年齡很大很廢,有誰會要我等想法;接著的「引流術」階段講者再請大家思考,在沒有這些限制之下,自己所覺得的美好生活是什麼情境,或者希望能有的美好生活,與會者提出都可以做、有更多可能性、比較能照顧家庭、可以自由轉換跑道、不需要中斷離開都市生活、可以留在大醫院、能順利結婚生子,買房子,接媽媽一起住,成為自己心目中的醫生、工作生活平衡,講者個別詢問與會者,這樣的美好生活對自己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想要這樣的生活?啟發參與同學思考先前自己所覺得的限制與自己希望的未來之間的關聯。

藉由學員的分享,有人形容自己是候鳥、燈塔、海綿…,一層一層的抽絲剝繭,並透過激發與引導,打破有形無形的框架,把鬱積多年、不為人知的困擾引流出來,並在最後的方案發表中發覺,其實生涯規劃有著更多的可能性。

活動尾聲,發現學員認為自己不夠好而處在自我矛盾中,講師勉勵大家,做自己想做的事、透過日記或抒寫找出自己的好,找到共好的同伴。這是一場沒有答案的工作坊,現實中並無魔法可使人生更如意美滿,但此工作坊讓參與的學生、師長找回生活中的彈力及復原力,正向轉念面對,期待下一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