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烏克蘭文化節活動

SDG10, SDG4, 活動報導

烏克蘭在每年五月第3個星期四都會慶祝民俗文化節日,刺繡衫節(全球維什萬卡日)。每件刺繡衫上的紋樣都有著獨特的含義,圖案也因地區而異。慈濟大學烏克蘭學生舉辦烏克蘭文化活動,希望讓更多學生認識烏克蘭,烏克蘭學生也穿著屬於自己的傳統服飾,向大家介紹他們的家鄉文化。

慈濟大學現在有20位烏克蘭學生,分別在東語系、傳播研究所、分遺系、數位媒體和華語中心等,烏克蘭學生們利用這個機會聚在一起,他們分工製作傳統的烏克蘭Nalysnyky,看起來很像可麗餅,加上果醬或是起司優格這是烏克蘭家庭常吃的早餐,甚至在一些特別的日子裡,大家一起做可麗餅,連小孩都會參與其中。

整個會場佈置上烏克蘭國旗,藍色代表天空,黃色則是大地小麥的顏色,這是烏克蘭最常見的景色。從遙遠的烏克蘭來到台灣,察卡嘉穿上她心愛的衣服,這是她母親在她15歲時候為她繡的傳統衣服,原本到膝蓋的長度,現在她21歲衣服只到她的大腿,察卡嘉說:「多數的烏克蘭婦女都會做這個刺繡,這是媽媽繡的,阿姨裁縫的,每個地區的刺繡圖案也不相同,希望能和慈大的師生同學一起分享烏克蘭的傳統文化。」

由Danyil向大家介紹烏克蘭地理、歷史和文化,其中最讓大家感到驚喜的是烏克蘭語言教學,烏克蘭語有33個字母,發音比較類似波蘭語,在烏克蘭學生的幫助下,每個人寫下自己的烏克蘭名字,特殊形狀的字母,讓大家覺得非常有趣,尤其是很多捲舌音,要練好幾次才發音正確喔。

參加的同學表示,在校園裡有時候會看到這些烏克蘭學生,但是不好意思去打招呼,透過今天的活動,有機會與他們有進一步的互動。

幾乎每個月都來參加國際處的各國活動,護理系邵同學表示,最近新聞比較常聽到關於烏俄戰爭,但透過烏克蘭同學的介紹看到烏克蘭悠久的文化,漂亮的建築和美麗的風景,可惜因為戰爭許多地方都被破壞了,透過這活動讓她也更認識烏克蘭。

除了台灣學生外,還包括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學生參加。生命科學系碩士班Maisam Ali說:「參加這活動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也了解到了他們的歷史和文化。」

慈大現在有超過27個國家的學生,國際處邀請各國學生舉辦相關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學習,蕭心怡國際長說:「希望慈大學生更了解烏克蘭語言,傳統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