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學子樂於服務

SDG17, SDG4, 新聞影片, 服務,交流, 活動報導, 社團活動

(新聞來源/大愛電視)來自馬來西亞傳播系四年級「葉延盈」,她延續慈濟志工的母親理念,來台灣慈大讀書,不僅參與土耳其「滿納海難民學校」的學生線上課程,也常深入社區,部落服務,同班來自高雄的「吳盈欣」,也是到花蓮慈大讀書後,開始關注家暴兒童議題,經常利用假日陪伴兒童,更在畢業展做相關議題喚醒社會大眾的關注。慈大就是運用志工服務讓學生見苦知福,期盼培養更多行善種子,在全球各地扎根。

一早,社區長輩迫不及待,來到福境宮排排坐,等待每個月跟慈濟大學師生約會。

北昌村居民 游女士:「(師生)很親切呀,也會跟老人家聊天,所以是非常棒的。」

北昌村居民 賴女士:「真好,(從學生)學很多知識。」

北昌村村長 劉文賢:「現在已經都是老年化社區,非常感謝慈濟大學,每個月這樣(老師)帶領學生,來跟我們社區的長者互相互動。」

三位負責帶動傳播系學生,來自高雄、香港、馬來西亞,社區服務他們很樂意。

慈大學生 袁樂瑤:「來這邊(慈大)學到最重要就是態度,去理解其他人的想法。」

慈大學生 葉延盈:「我是從大三下學期搬到這附近,他們可能是我鄰居,或者住在附近的阿公阿媽,我只要有時間、課業都能兼顧的話,基本上有志工服務邀約,我都會去。」

學生還親自走進部落,運用所學專業,宣傳當地特色。

慈大學生 粘詠昕:「進部落的感受,第一個就是這裡的風景很好,又可以體驗到原住民文化,這些其實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

佳民村民 黑黑:「學生他們的網路號召很厲害,所以對於我們社區、對部落有很大貢獻。」

畢業展上,色盲、色弱或家暴兒等議題,學生仍以人文關懷出發。

慈大學生 吳盈欣:「我在暑假時有去兒童基金會、飛揚基金會去做星星姊姊,我在裡面認識到很多家庭功能比較不健全的孩子,我希望透過我的畢業展覽,讓大家認識到他們的心路歷程。」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 王本榮:「在上人的期許之下,(慈大)成為一個志工的大學,大家形成一個團隊去互相協調,希望他們有好的人文精神,能夠走入人群,能夠去貢獻社會。」

每位學生都是行善大使,這股善效應也隨著來自全球各地學生不斷往外延伸,猶如菩提種子散播,菩提成林。

花蓮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