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度生命教育與社會情緒學習學術研討會

SDG4, 日誌, 活動報導

(文/照片:教研所) 隨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08課網的實施,課程與教學更重視跨議題的結合,為了推動生命教育、社會情緒學習、正向心理學等領域間的跨域對話,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舉辦「112學年度生命教育與社會情緒學習學術研討會」。三場次主題包括:生命教育、社會情緒學習、社會情懷偏鄉實踐與復原力,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及教學現場教師投稿共計24篇,參與總人數為70人。

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公差在外,仍特別透過遠距致詞以歡迎遠到的貴賓們:「Drawing upon Tzu Chi’s ethos of compassion grounded in religious values, combined with elders emphasis on social empathy, I’m certain that this symposium will ignite innovative ideas and lay the groundwork for fruitful collaborations.」,同時,何縕琪副校長亦於百忙中主持第一場專題演講,與國際學者建立合作連結。

慈濟大學長期以來重視生命教育的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則是國內近年來漸受重視的議題,論文發表包含三大主題及相關論文,如「生命教育」(以生態系統理論觀點初探臺灣生命教育與校園自殺防治實施之關聯)、「社會情懷偏鄉實踐與復原力」(「復原力」與自體免疫症候群、職場員工關係師的自我敍說)、「社會情緒學習」(小學五年級兒童社會情緒學習之行為和問題探討)等,皆引發熱烈的對話。有助於與會者接觸當前學術趨勢,以及思考如何應用這些研究成果來精進教育品質。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長期關注全球社會情懷理論及實踐的國際級講師進行專題演講,由世界阿德勒心理學會主席Dr. Marina Bluvshtein主講「社會興趣實踐與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發展」;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前任理事長楊瑞珠教授(Dr. Julia Blagen)及曾任教於芝加哥阿德勒心理研究學院的Dr. Mark Blagen主講「創傷知情生命教育與生命設計」。由此引發的主題如社會興趣與歸屬感、自我中心與自我超越及回應生命挑戰任務等,均獲與會者認同為未來服務場域及個體發展應關注的重要趨勢(五點問卷回饋平均值為4.45

、4.60及4.30)。

綜合座談由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許育齡所長主持,邀請大家分享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感受,一位發表人分享:「東部較少與SEL有關的活動,因此研討會消息公告時就馬上報名了!除了個人發表外還能聽到其他發表人各自在工作或學習場域的觀察,非常感恩」;一位與會人也透過問卷回饋:「去年參加慈大辦理的SEL工作坊,獲益良多。希望能多辦理相關研習,讓更多第一線助人工作者能裝備自己,照護別人前先照顧好自己。

所長總結:「我們不只將國際資源帶入花蓮地區,還提供教育機構學者、教育研究人員和教師一個交流的機會,相信將有助於『生命教育』和『社會情緒學習』的議題的推動。」最後,與會者更表達本次論壇內容獲益良多(五點問卷回饋平均值達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