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行腳台北與校友座談

新聞影片, 活動報導


(來源:大愛新聞)上人行腳,昨天從台中回到了台北,今天早上,台北慈濟醫院20多位從慈大醫學系和後中醫學系畢業的醫師,與上人溫馨座談,分享來時路,初心不變。

救人,更是眼前20多位專科醫師共同的使命。

台北慈院中醫師 林亞萱:「我是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第一屆的醫師,我是林亞萱。」

甜美外型,在診間,大大撫慰病人的心,都要感謝求學時期的薰陶。

台北慈院中醫師 林亞萱:「(當時)同學都是從各個大學畢業後來慈大念書,其實我都覺得那時候,大家都出過社會,就面露凶光這樣子,可是經過了五年(求學)的洗禮之後,我覺得大家(同學)都變得比較慈悲喜目。」

台北慈院中醫師 林亞萱(2020.9):「新人營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見苦知福。」

一有機會就脫下白袍,彎腰低身,走入貧病關懷。

台北慈院中醫師 林亞萱:「我覺得我在裡面學到的就是修心,就是我非常喜歡歌曲中一個就是,在靜思中感恩、惜福跟知足。」

靜思精舍 德佩法師:「醫學系第一屆要(啟)用的時候,我跟著仰師父做那個彩球,所以每次看到那個要揭碑,要拉下來那個彩球,我就覺得很感動。」

眼前,慈大醫學院歷屆畢業生,座談回憶點滴。

耐心聽著獨居久病的長者傾訴,他,黃韻誠,慈大醫學院第十屆畢業生,在外走了一圈,五年多前回到慈濟醫院,感觸深。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黃韻誠:「想要分享的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很溫暖,你要找到很多資源很多幫助,你不用按照一般的流程,就是你要發什麼照會單,要打電話,其實你隨手看到你的學長學弟、學姊學妹,你請他幫忙,他們其實都很樂意,而且會盡心盡力地幫忙你。」

從學生到成了拯救生命的良醫,這一條路,有坎坷,更有堅持。

證嚴上人開示:「我不是醫生,但是我要把握因緣,有這個因緣,我們有醫療,那也是因為慈善而醫療,很感恩,我們的醫療,不是為了營利,但是為了生命的價值。」

提升生命價值,醫療愛的教育,相續相傳。

蕭志傑 田智中 台北報導